(資料圖)
圖為此次新展出的青銅量,器物上部?jì)蓚确謩e有一圓柱狀提手,便于拿放,器表有“昌邑”銘文。南昌漢代?;韬顕z址博物館 供圖
(記者 李韻涵)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,南昌漢代?;韬顕z址博物館“上新”,展出云獸紋漆盤(pán)、漆耳杯、鏤空方形鐵爐、青銅量、瑞獸形青銅鎮、鎏金鑲玉龍首四足青銅匜等6件新修復文物。
其中,“昌邑”青銅量這件器物呈平底圓筒形,器物上部?jì)蓚确謩e有一圓柱狀提手,便于拿放,器表有“昌邑”銘文。量器是古代社會(huì )計量農產(chǎn)品多少的主要器具。
據了解,漢代度量衡中的“量”指的是容量,其標準在西漢的《漢書(shū)·律歷志》一書(shū)中有著(zhù)系統的整理,漢代的容量單位為“龠(yuè)、合(gě)、升、斗、斛”。除了2龠為1合外,其他均為十進(jìn)制,十合為升,十升為斗,十斗為斛。
圖為新展出的云獸紋漆盤(pán),它具有典型的漢代漆器風(fēng)格。南昌漢代?;韬顕z址博物館 供圖
據工作人員介紹,展出的云獸紋漆盤(pán)剛剛完成修復,它具有典型的漢代漆器風(fēng)格,表髹黑漆,里髹朱漆。唇部口沿處用朱漆繪有一圈卷云紋,內底繪有三條卷曲狀云獸紋。這樣的漆盤(pán)是?;韬顒①R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類(lèi)。
漢代人有著(zhù)“席地而坐,分餐而食”飲食習慣。此次新展出的瑞獸形青銅鎮為一組4件,形制及大小相同,主要用于鎮壓席四角,防止席卷起或移動(dòng)。展出的瑞獸形青銅鎮構思巧妙,造型奇特,極具匠心,為漢代青銅鎮之佳品。
南昌漢代?;韬顕z址是中國目前面積最大、保存最好、內涵最豐富的典型漢代列侯國都城聚落遺址。自考古發(fā)掘以來(lái),共出土各類(lèi)珍貴文物超1萬(wàn)件(套),多層面、多角度展現了中國漢代文化風(fēng)貌。(完)
標簽: